对于许多80、90后来说,Game Boy很可能是他们的第一部电子产品。那时的游戏屏幕是街机厅里孩子们中二的口号声,通宵抱着从新华书店和校门口小店货架最前排买来的Game Boy Advance,用一节又一节的五号电池为它续航。从GB到GBA再到SP,从俄罗斯方块、马里奥赛车到口袋妖怪,皮卡丘的十万伏特劈开了一个又一个夏天。大家攥着像素地图跑遍常青森林;打拳皇搓得手指起泡;用联机线和同桌换宝可梦,传速慢、卡bug,但对方接收前拔线,双方都能拿到宝可梦。这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。
Game Boy能在千禧年前后完爆市面上其余掌机,在中国市场火爆,主要靠的是续航能力——4节全新干电池一般可以续航 10 小时,相比来说,同时代竞品世嘉Game Gear需要装6节电池,出门玩半小时游戏,就需要更换一轮新电池。此外,“N合一”的中国盗版卡带价格低廉,这一游戏全球化进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漏洞,令中国的普罗大众都能消费得起。
尽管如此,到了2003 年,SONY 用自家 PlayStation Protable游戏掌机改变了一切,随后的PSP推出,让掌上游戏彻底从2D变为了3D。任天堂的时代似乎突然翻篇了。尽管如此,Game Boy总销量早已破 1.2 亿台,是史上最畅销的游戏主机。